黃玉鳳/當鋪重慶涪陵區
  《荔枝圖序》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、文學家白居易在忠州(今重慶忠縣)任刺史時所著。《荔枝圖序》不抗癌食物但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經典文獻,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寫荔枝的專文。
  白居易(公元772—846年)591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。祖籍山西太原,生於河南新鄭。29歲時中進士,官至翰林學士。唐憲宗元和十年(815年)因得罪朝中權貴,被貶謫為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馬,元和十三年(818年)改任忠州刺史。唐代的忠州是江邊小城,比較荒涼,山高坡陡,他在詩中寫道:“百層石蹬到州門”。白居易到任後,重新制定納稅法,減輕徭役、刑罰。鼓勵州民開荒種糧,發展蠶桑。數月後,他逐漸發現忠州並不是初來時那樣滿目荒蕪,而是“竹樹有嘉色”。更讓他驚喜的是,在忠州見到平生未曾見過的荔枝。
  白居易室內裝潢生於楊貴妃死後16年,自幼就知楊貴妃喜食荔枝。他生長在北方,無緣見到荔枝。在京城任職時,雖貴為朝廷翰林,對荔枝也只聞其名,不見其實。唐代的涪州(今涪陵)、忠州皆出產荔枝,白居易不意在忠州見到荔枝,他的《郡中》詩有“欲知州遠近,階前摘荔枝”之句,寫出了他在階前伸手就可摘到新鮮荔枝的喜悅之情。
  白居易盡情品嘗荔枝時,不室內裝潢禁想起曾同朝為官、時任萬州刺史的好友楊歸厚。萬州雖臨近忠州,卻不出產荔枝,於是他托駛往下水的船隻為楊歸厚捎去荔枝。楊歸厚分享到荔枝美味後,打算在萬州栽種荔枝,但他不知荔枝從栽種到結果需10年光陰。因此白居易在忠州聽說後,一邊將清晨採摘、掛著露珠的荔枝,連枝帶葉裝入竹筒,再托下水船捎往萬州;一邊寫詩調侃、寄贈楊歸厚:“……聞道萬州方欲種,愁君得食是何年?”
  在忠州首次見到荔枝的白居易,對荔枝喜愛異常,寫了不少有關荔枝的詩。忠州城有一酒樓,名西樓,白居易稱之為荔枝樓,並寫有《荔枝樓對酒詩》:“荔枝新熟雞冠色,燒酒初開琥珀香。欲折一枝傾一盞,西樓無客共誰嘗?”從中可知他身在荔鄉荔枝樓,獨自品荔、飲酒的情景。隨著對荔枝與日俱增的喜愛,白居易與楊歸厚一樣,也萌發了種荔枝的念頭,可心中又不免有些傷感。因為古代郡縣官員任期三年考核、調整一次,而荔枝生長周期長,不待荔枝結果,他就有可能離開忠州,不知會去向何方?
  然而白居易最終未能抑制住對荔枝的鐘愛之情,真在自家庭院種下了荔枝。他在《種荔枝》詩中寫道:“紅顆真珠誠可愛,白髮太守亦何痴!十年結子知誰在?自向庭中種荔枝”。為造福子孫後代,他還發動百姓多栽培荔枝,並派專人看護、管理新栽種的荔枝樹。遠在京城長安的親友,聽說他在忠州大量種植荔枝,紛紛捎信說想觀賞、品嘗荔枝。無奈忠州距京城路途遙遠,荔枝又難於保鮮。為了讓沒見過荔枝的人,都能一睹荔枝的風姿,白居易命畫工將荔枝畫成圖,然後自己在圖上題寫了《荔枝圖序》,托人送往長安。
  《荔枝圖序》對荔枝作了生動的描述:“荔枝生巴峽間,樹形團團如帷蓋。葉如桂,冬青;華如桔,春榮;實如丹,夏熟。朵如葡萄,核如枇杷,殼如紅繒,膜如紫綃,瓤肉瑩白如冰雪,漿液甘酸如醴酪。......若離本枝,一日而色變,二日而香變,三日而味變,四五日外,色香味盡去矣……”文中準確、全面地記述了荔枝的特性,使人如見其形,如嗅其香,如品其味。當時長安很多文人雅士爭相傳抄《荔枝圖序》,巴峽荔枝名揚京城內外。
  元和十五年(820年),白居易升任尚書司門員外郎,離開忠州還京。他在忠州著的《荔枝圖序》,對後世頗有影響,受到歷代文人的推崇,成為歷代學子學習、研讀的名篇。  (原標題:白居易忠州著《荔枝圖序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s06bsdpe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